先说一个好消息。2025年2月3日,《自然》杂志有一篇最新报道 [1],证明Omega-3脂肪酸能延缓衰老。
研究者找了700多位70岁以上的老年人,让他们连续三年坚持做三件事 —— 每天服用1克Omega-3脂肪酸、每天服用2000个国际单位(IU)的维生素D、每周进行三次每次30分钟的运动 —— 结果这些人的生物衰老减少了2.9到3.8个月。
相当于能让你的衰老速度降低10%。
这个衰老指标是三种基于分子水平的衰老时钟测算出来的,并不是说这些人会比别人多活10%……但这已经是不错的结果。
Omega-3脂肪酸是这里最重要的有效成分,一般通过容易买到的深海鱼油补充;维生素D和锻炼啥的都不叫事儿。
而你也许想不到,这可能就是我们目前能用上的延缓衰老的最可靠方法。
AI新闻总说要加速医学研究,说只要你能坚持活到2035年,你就能赶上新药,你就有机会活到140岁……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那样的突破。
那你如果现在就想上点科技手段,你能吃点什么呢?这一讲咱们说说膳食补充剂的当前科学理解。
✵
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:健康长寿最好的办法是锻炼。我们前面讲米恩斯的《好能量》一书时说过 [2],影响寿命各个因素从高到低排列,是锻炼、节制饮食、良好的社会关系、睡眠、心理健康、营养平衡、无污染和有机食品。别多吃,比吃好东西,对你更有好处。
世界上目前还没有什么吃了就能让身体突然升级的神奇物质。鉴于现代人正常饮食就已经能得到足够营养,像过去说的什么“进补”,也没有意义。
比如说,阿胶的核心成分就是胶原蛋白,它甚至缺少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色氨酸,它的营养价值跟普通的动物皮冻没什么区别。你买点猪皮效果是一样的。再比如燕窝,它含有唾液酸,对神经发育有一定好处 —— 可是普通鸡蛋里也有唾液酸,你吃鸡蛋就够了。这些东西在过去能让平时吃不到肉的人补充点营养,现在则纯属精神安慰。至于说像什么冬虫夏草,很可能重金属超标,是不但无益而且有毒。
这个关键认知是吃东西吃的不是它的整体 —— 千万别信那些“以形补形”的迷信 —— 而是它的「有效成分」。你说这东西有好处,我要问它的有效成分是什么,它的作用机制能不能被科学验证,有没有对照实验支持。如果证明真有效,我直接服用有效成分肯定更便宜更省力。在这个意义上传统所谓的“补品”全都可以淘汰。
但话说回来,在某些情况下,人确实需要补充某种成分。我们假设健康的身体需要比如说100种营养物质,总有些局面会让你单凭日常饮食凑不齐这些物质。又或者人到了一定年龄身体机能下降,对某些物质需要更多,单纯从食物中摄取量可能不够。所以「膳食补充剂」的存在是合法的。
而且这是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,科学家做了大量研究。我借助 OpenAI Deep Research 做了几个调研,结果是比较清楚的。
最重要的结论是目前没有「神药」。一种补充剂即便有效,效果也不是那么强,而且需要长时间服用才能显现出来。不过只要它真有效,科学家就能抓住证据。
我调研认为真正有效的膳食补充剂只有三种:Omega-3脂肪酸、肌酸(Creatine)和维生素D。
✵
先说Omega-3脂肪酸,你可以通过服用深海鱼油得到。如果你经常吃鱼,你不需要补充;但很多人不经常吃鱼。Omega-3脂肪酸中对人体最有用的两个成分是EPA和DHA,前者能抗炎和调节血脂,后者对大脑神经和眼睛有好处。以下我们说的剂量,是指 EPA + DHA 总共多少毫克。
Omega-3脂肪酸能调节血脂,能轻微降低血压,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。有研究发现每天服用850毫克可以让心肌梗死和猝死的风险分别降低25%和45%。
Omega-3脂肪酸对认知功能也有好处,能防止认知衰退。2023年的一个研究 [3] 说长期服用Omega-3补充剂的老年人得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降低了整整64%!这是非常好的成绩!可惜的是它只能防不能治:如果人已经得了这种神经退行性疾病,鱼油并不能逆转症状。
它还对大脑的神经递质和炎症调节有好处,能帮助情绪稳定,让精神更健康。
它对免疫系统也有好处,能降低炎症因子,减轻慢性炎症 —— 同时还不会削弱正常的免疫反应。
Omega-3脂肪酸对代谢功能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,它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,加强血糖控制。按理说它应该降低糖尿病的风险,但目前学术界对此还有争议,需要进一步的研究。
它对眼睛也有一定的好处。
所以鱼油是值得吃的,而且大人小孩都可以吃。o3的调研报告建议13到18岁的剂量是每天200到250毫克,成年人每天250到500毫克,65岁以上老年人则每天至少需要500毫克。
但也不要太多,最好不要超过1克。太多的Omega-3脂肪酸可能会降低凝血能力,还有研究发现,鱼油服用过多会增加心脏的房颤事件……但似乎问题不大。
✵
肌酸,我们在专栏前面已经讲过 [4],近年来发现了一系列好处,以至于有人建议应该在所有人的饮用水里添加肌酸。其实人体自身就能合成肌酸,但是多点更好。我们会从肉类中摄取一定的肌酸,但如果你是素食主义者,你的肌酸摄取量肯定不够,你更应该补充。
传统观点认为肌酸主要用于帮运动员长肌肉和增强力量,但是它还有其他益处。最起码的作用是中老年人补充肌酸能帮助防止肌肉流失。当然配合锻炼效果更好。
有意思的是肌酸对大脑认知功能有一定帮助。特别是长期睡眠不足的人,补充肌酸能让大脑保持清醒,增强大脑健康。有的研究还发现素食者补充了肌酸之后,记忆力和智商测验成绩有所提升。
肌酸对心血管健康和代谢健康都有一定积极影响,还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。
还有研究发现肌酸似乎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。实验中服用肌酸让小老鼠的寿命增加了9%,不过目前还没有确切的临床研究证明肌酸能直接延长人类的寿命。但大量研究表明,肌酸能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,比如增强肌肉能力、认知能力和代谢健康,而这些因素会间接影响寿命。
一般建议每天服用5克肌酸水合物,也就是那种白色的粉末。运动员可以增加到10克甚至20克,我最近看X上有个哥们建议普通人也来个每天20克,但你最好别冒险。
不过肌酸作为一种补充剂已经存在了几十年,有大量的研究,都没有发现长期的副作用。曾经有人担心它会影响肾功能,但二十多年的研究没有发现任何证据。
短期看,肌酸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,这是因为它让肌肉细胞储存了更多水分,而且如果你锻炼,它帮你长了肌肉。少数人服用肌酸出现轻微的肠胃不适,也不是大问题,多喝点水就可以缓解。
✵
维生素,只要你身体健康,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。缺少某一种维生素会让你得病,那么医生会告诉你去补充,否则你就是没问题。但这里似乎有一个例外,那就是维生素D。
有研究发现,每天补充2000个国际单位(IU)的维生素D,能让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生率降低22%,并且略微降低上呼吸道感染的风险。但明显的效果也就仅限于此。
很多人认为补充维生素D能帮着补钙,但是一些研究发现,对于一般健康的老年人,如果并没有明显的维生素D缺乏,补充维生素D并不会降低骨折发生率。
还有研究显示,维生素D如果补充过量,可能会导致高钙血症、肾结石等问题。
市面上有的维生素D一粒药丸就包含10000个单位,这个剂量就属于太高了。
记住,就算要补,也不要超过每天2000个单位。
✵
其他膳食补充剂,就都是不缺就不用补,补多了反而有害。
矿物质,比如钙,如果你本身不缺钙,补钙就可能带来坏处,比如增加肾结石和肠胃不适的风险。铁、镁、锌、硒、碘、钾等等都是如此,医生没让你补你就不要补。
蛋白粉也是如此,运动员建议吃;老年人往往吃不动很多肉蛋奶,容易肌肉流失,也可以适当补充。但如果你的日常饮食已经摄入足够的蛋白质,蛋白粉对你没有好处。
银杏叶提取物被认为是一种能改善记忆和认知的草药,但是研究发现它的作用非常小,而且对阿尔茨海默症没有任何防治能力。而且它还有一定的副作用,会增加出血风险。
人参确实有点好处,而且无害。不过能证明的好处仅限于缓解疲劳和增强免疫力,而且效果因人而异。如果你对人参有精神需求可以吃点,但是别指望有大作用。
现在很多老年人服用益生菌。益生菌的作用主要是调节肠道菌群,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腹泻。要说保健,它对免疫系统有一定好处,可能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,降低感冒的发病率和持续时间,也可能降低炎症、改善过敏……但目前所有这些保健效果,似乎都没有足够的定量研究支持。可以说即便有效,幅度也很小。关键是普通健康人的肠道菌群本来就是平衡的,额外补充益生菌应该不会带来额外的好处。
✵
几年前流行过一种抗衰老药物,叫 NMN 或者 NAD+。目前的临床实验表明,它们连小老鼠的寿命都不能延长。
二甲双胍(Metformin)本来是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,对健康人的心血管健康也有一定益处,但是意外发现把小老鼠的寿命延长了 5% 到 10%。但你说人类,尤其是健康的老年人,服用二甲双胍能不能延长寿命,目前仍然缺乏足够的证据……只能说有一些积极的迹象。
我们以前提到过的雷帕霉素(Rapamycin)在实验中能让小老鼠延长寿命 10% 到 20%,但是目前对人类的研究还没有明确结论。
最近有个新方法是清除衰老细胞疗法(Senolytics),似乎在实验中表现出一定的效果,但仍然缺乏长期人类临床研究支持。
我这两天刚刚看到一个报道 [5],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发明了一种外用药膏叫 ABT-263,涂抹在老鼠的皮肤上能帮助清除衰老细胞,从而加速皮肤上外伤的伤口愈合 ——


它这个临床效果相当明显。涂了药膏的老年小鼠的伤口愈合速度明显更快,它们的皮肤似乎真的变年轻了。那你说这种药膏也能让人的皮肤变年轻吗?现在还没人敢用。
✵
总而言之,我借助AI查遍目前各项研究,最有效的只有鱼油、肌酸和维生素D —— 而就是这三项也不一定绝对好使,可能还有争议。
看来现在还没有能让你活到140岁的方法。建议大家好好锻炼身体,一定要先活到2035年再说!
最后附上o3 Deep Research的几份报告,其中包括相关研究的链接。我都放在了Evernote上,方便国内读者打开 ——
一般长寿科技概论:
https://lite.evernote.com/note/74ddb10c-9771-6afc-1095-dcc9218af7cc
膳食补充剂概论:
https://lite.evernote.com/note/5bc3a396-70dc-389d-1c63-0ec166326f98
鱼油:
https://lite.evernote.com/note/081f4258-6ed3-6537-fc8d-7b8f313ac4d2
肌酸:
https://lite.evernote.com/note/22f902e3-9e2c-b18a-d027-a219f98ca8ad
本文摘自:万维钢·精英日课6
老周问了一下ChatGPT,我问它的问题是:吃Omega-3脂肪酸对身体有什么具体的影响呢?
回答的原文如下:
Omega-3脂肪酸对身体的影响 Omega-3脂肪酸是一类多不饱和脂肪酸(PUFAs),主要包括 ALA(α-亚麻酸)、EPA(二十碳五烯酸)、DHA(二十二碳六烯酸)。它们对人体健康有多方面的益处,特别是心血管健康、脑部发育、抗炎作用等。
1. 心血管健康 ✔ 降低心脏病风险 Omega-3有助于降低 甘油三酯(血脂),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风险。 可以改善 血管功能,降低血压,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。 促进 “好”胆固醇(HDL)的生成,同时减少炎症因子,降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。
✔ 预防心律不齐 Omega-3能稳定心率,减少心律失常的可能性,降低猝死风险。
2. 大脑与神经系统 ✔ 促进大脑发育 DHA 是大脑和视网膜的重要组成部分,胎儿及婴儿期摄入充足DHA有助于智力发育、认知功能和视力发育。 孕期和哺乳期补充DHA,可能提高婴儿的认知能力。
✔ 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 Omega-3对阿尔茨海默病(老年痴呆)和帕金森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,能减缓脑部衰老。 研究发现,Omega-3摄入较高的人群,认知能力下降速度较慢。
✔ 改善情绪,缓解抑郁和焦虑 Omega-3脂肪酸,尤其是EPA,被认为具有抗抑郁作用,有助于提高情绪稳定性,减少焦虑和压力。
3. 抗炎作用 Omega-3能抑制炎症因子(如白细胞介素-6、TNF-α),有助于缓解慢性炎症,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、炎症性肠病(IBD)等疾病。 可改善 银屑病、湿疹 等慢性皮肤病,减少皮肤发红和瘙痒。
4. 视力与眼睛健康 DHA 是视网膜的重要组成部分,缺乏DHA可能增加 黄斑变性 和 干眼症 的风险。 Omega-3有助于缓解 眼睛干涩、视疲劳,特别是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的人群。
5. 免疫系统 Omega-3能增强免疫力,减少病毒感染的风险,特别是在流感季节可能有所帮助。 有助于降低 自身免疫性疾病(如狼疮、克罗恩病、多发性硬化症等)的发病风险。
6. 代谢健康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,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的风险。 帮助减脂,提高基础代谢率,有助于体重管理。
7. 皮肤健康 Omega-3能维持皮肤水分,增强皮肤屏障,减少皱纹、干燥等问题。 可能有助于改善痤疮(青春痘),减少皮肤炎症。
8. 运动与肌肉修复 减少运动后肌肉酸痛,加速肌肉修复,适合运动员和健身人群。 促进蛋白质合成,帮助肌肉增长。
如何获取Omega-3脂肪酸? ✔ 最佳食物来源 EPA & DHA 深海鱼类:三文鱼、金枪鱼、沙丁鱼、鳕鱼、鲭鱼 海鲜:牡蛎、海带 鱼油、磷虾油ALA(植物来源) 亚麻籽、奇亚籽、核桃、紫苏籽 橄榄油、菜籽油
> 注意:ALA转化为DHA和EPA的效率较低,因此素食者可考虑Omega-3补充剂(如藻油)
补充剂 vs 食物 鱼油(富含EPA、DHA):适合不常吃海鱼的人 藻油(DHA来源):适合素食者 磷虾油(吸收率高,但价格较贵) 亚麻籽油(仅提供ALA,转化率低)
Omega-3的安全剂量 日常推荐摄入量(RDI):
成年人:EPA+DHA 250–500mg/天
孕妇/哺乳期女性:300–900mg DHA
儿童:100–250mg DHA
高心血管疾病风险人群:1000–2000mg/天
过量摄入可能的风险 过量摄入可能增加出血风险,尤其是服用抗凝血药物的人。 高剂量可能导致低血压、免疫抑制,影响血糖调节。 重金属污染(部分鱼油品质低劣,含汞、PCB等污染物)。
> 建议选择高纯度、无污染认证的Omega-3补充剂,如“分子蒸馏”鱼油或藻油。
总结
✅ 心血管健康(降低胆固醇、稳定心律)
✅ 大脑健康(增强记忆力、预防老年痴呆)
✅ 情绪稳定(缓解焦虑、抑郁)
✅ 抗炎作用(有助于关节炎、皮肤病)
✅ 护眼作用(缓解眼干、预防黄斑变性)
✅ 增强免疫力(减少慢性炎症)
✅ 改善代谢(降低糖尿病风险,帮助减脂)
> 建议从深海鱼类、坚果、藻油等天然食物获取Omega-3,必要时可补充鱼油或藻油。